‘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’是什么意思 我料青山多妩媚
一、‘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’是什么意思
原句: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 释义: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,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。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两句,是全篇警策。词人因无物(实指无人)可喜,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,人与青山互观互赏,互猜互解。不仅觉得青山“妩媚”,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“妩媚”了。 词人借此告诫自已要像青山那样忘乎情感,才会跟青山一样宁静祥和、妩媚动人、超然洒脱、充满青春的活力。 出处:《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》-辛弃疾 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洒脱,以青山当做知己,体现了他内心渴望知己的心境。
二、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如何理解
1、
意思是:“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,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。”
2、原文节选:
3、甚矣吾衰矣。怅平生、交游零落,只今余几!白发空垂三千丈,一笑人间万事。问何物、能令公喜?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情与貌,略相似。
4、《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之手,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(公元1198年)左右。此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已经四年。全词在一个个典故的层叠中抒发了词人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,表达了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。
5、拓展资料:
6、创作背景: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信州铅山(今属江西)时的作品,是为瓢泉新居的“停云堂”题写的,仿陶渊明《停云》“思亲友”之意而作。辛弃疾“独坐停云”,触景生情,信手拈来,随成此篇,反映了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。
三、我见青山多妩媚是哪座山
是葛仙山。汉代以前,葛仙山原名云岗山,三国孙吴赤乌年间(238年—251年),江左道人、道教灵宝派创派祖师葛玄,在此山炼丹、飞升,易名葛仙山。
从地理位置上看,葛仙山恰好位于两座道教四大名山——三清山和龙虎山之间,钟灵毓秀,是名副其实的道教名山。
四、青山看我应如是句子
1、出自宋代辛弃疾的《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》
2、一,“我见过一座青山千万年,觉得甚是妩媚,不知那青山见我,应如是?”
3、——静水边
4、《青山看我应如是》
5、二,那大师又见了什么?”“我见过一座青山千万年,觉得甚是妩媚,不知那青山见我,应如是?”
6、——木更木更/静水边
7、《青山看我应如是》
8、——木更木更/静水边
9、《青山看我应如是》
五、剑来我见青山多妩媚全诗赏析
1、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
2、辛弃疾
邑中园亭,仆皆为赋此词。一日,独坐停云,水声山色,竞来相娱。意溪山欲援例者,遂作数语,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。
甚矣吾衰矣。怅平生、交游零落,只今余几!白发空垂三千丈,一笑人间万事。问何物、能令公喜?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情与貌,略相似。
一尊搔首东窗里。想渊明、停云诗就,此时风味。江左沉酣求名者,岂识浊醪妙理。回首叫、云飞风起。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、不见吾狂耳。知我者,二三子。
3、前面有小序,交代作词背景和缘由:“邑中园亭”即指辛弃疾在铅山的瓢泉别墅,园中有一堂曰“停云”,名字大概取自陶渊明古诗《停云》,蕴含“思亲友”之意。此时,辛弃疾隐居已有四年,他尽量向自己的偶像陶渊明看齐,以便平复他那颗并不纯粹的归隐之心。既建了停云堂,就得为之赋词一首。某日,他坐在堂上,见水光山色皆有情似的来讨自己喜,就想到了陶渊明的“停云”意,也想效仿渊明留诗一首,差不多就是“思亲友”之意吧。
4、“甚矣吾衰矣”,开头几字,诗友们应该熟悉,辛弃疾在《最高楼·吾拟乞归》一词中也有过类似的感慨——“吾衰矣”,那时他刚决定隐居,如今四年已过,衰更甚矣,故曰“甚矣吾衰矣”(我老得太厉害了)。倘若你以为辛弃疾只是在嗟老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众所周知,辛弃疾是个“用典狂魔”,能用典,他绝不好好说话。所以,首句就开始了。《论语·述而》有“甚矣吾衰也!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”,明白了吧?“衰”是其次,不梦周公,其道无法推行,其理想壮志未能实现才是重点。
5、接着“怅平生、交游零落,只今余几”,继续写思亲友。人越老就越容易怀旧,他总是怀想起那些旧友故知,可惜,“交游零落”,眼下已没几人了。如果参照下文,可知,“知我者,二三子”,不过两三人而已。
本文由锦邦知识网发布,不代表演示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global.fa185.cn/iagz/c715d8dc642331670.html